- · 《山西农经》栏目设置[05/29]
- · 《山西农经》数据库收录[05/29]
- · 《山西农经》收稿方向[05/29]
- · 《山西农经》投稿方式[05/29]
- · 《山西农经》征稿要求[05/29]
- · 《山西农经》刊物宗旨[05/29]
胡耀邦与西农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胡耀邦同志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11月20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
>>胡耀邦同志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11月20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全面回顾了胡耀邦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高度评价了胡耀邦同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建立的不朽功勋,对学习胡耀邦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提出要求。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生更加怀念曾经两到西农,关爱支持西农事业发展的胡耀邦同志。 两到西农 早在1949年7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胡耀邦同志,随部队途经陕西武功时,在西农教学试验农场休息。他利用休息时间参观了学校的农场和果园。由于战事紧张,虽然未能到教学区参观,但学校还是给胡耀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5年,已调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团中央召开的第四次学校工作会议上,特意对参加这次会议的西农校团委书记贾永莹同志提到这段往事,谈到西农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并关心地询问了西农的发展情况。他说:“我知道西农有个赵洪璋教授,在小麦育种上贡献很大。我希望西农的团员和青年也能像赵洪璋一样,对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1964年11月,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共西北局(辖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第二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同时保留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一职。那时,正是三秦大地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左”倾思潮蔓延最烈之际。1964年,陕西省粮食总产量由1956年的108亿斤下降到87亿斤;棉花每亩单产只有40斤。如何让老百姓吃饱饭、穿暖衣,成了一个大问题。 到了西安,胡耀邦为陕西当时的情况急得夜不能寐,天天在下面搞调研,寻找“如何将陕西的粮食产量搞上去”的办法。他走遍了关中、陕南的4个地区20多个县。他常说,生产搞不好,有什么大好形势? 生产搞不好,谈不上为人民服务。 “革命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全党最重要的任务是搞好生产。”胡耀邦同志苦苦思索,他想到了西北唯一的一所农学院,希望听听专家的意见。 >>1965年3月,时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来西农视察工作 1965年2月22日,胡耀邦同志从陕南检查工作后,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西北农学院,来到了师生们中间。 胡耀邦同志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了赵洪璋、李振声等一批专家教授关于发展陕西农业、增加粮食产量的意见,提出了“打一场粮食生产的翻身仗”的号召。他还关切地询问师生副食品供应情况。当听说学校教授没有油吃,买不到蔬菜,生活困难的情况后,他又与地、县、公社负责同志讨论落实学校师生蔬菜基地和食油供应等问题。“再困难,也要解决好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问题。”胡耀邦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他提出,西北农学院对解决陕西全省粮食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请武功县划出土地,专门种菜,解决西农师生吃菜和副食品供应问题。会后,武功县委书记郭全茂即按胡耀邦同志指示,在杨陵公社划出两个生产队专门种蔬菜供应学校,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初。 2月23日上午,胡耀邦同志还专门抽出时间,与学校团委的干部座谈工作,并到古农学研究室看望了老院长辛树帜先生。在听取了辛树帜先生关于古农学研究进展情况汇报后,他亲切地勉励辛老和古农学研究室工作人员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古农学研究作出新贡献,并高兴地与辛老和古农学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在图书馆前合影留念。 当天11 点左右,恰逢午饭时间,看到许多西农学子走出教室,涌向食堂,长期从事青年工作的耀邦同志脸上流露出一股激情,当即对随同的学校党委书记陈吾愚、校团委书记马敬柯等同志说:“走,看看年轻人去。”说罢,快步向食堂走去。 此时,学生第二食堂里人潮如流,摩肩接踵,同学们正准备吃饭。谁也没注意到胡耀邦同志的到来。当院党委书记陈吾愚同志在餐厅中大声宣布“省委第一书记胡耀邦同志来看望大家啦”时, 学生们兴奋地一下子围拢过来,在其他几个食堂就餐的学生听到这个消息,也都涌了过来,把个偌大的第二食堂餐厅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想亲眼目睹胡耀邦同志的风采。后边的同学因看不到胡耀邦同志,便使劲向前挤。胡耀邦同志随机拉过一张板凳站了上去,大声说:“同学们,不要拥挤,今天是人头展览啊……我来看看同学们。” 胡耀邦亲切诙谐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学生的距离,同学们热烈鼓掌请胡耀邦同志讲话,许多人围上前去,争相与耀邦同志握手并问好。顿时,热烈的掌声响彻整个饭堂。 身材瘦削的胡耀邦同志,头戴一顶黑灰色呢子帽,身穿一件黑色粗呢子大衣,脚穿后跟带有补丁的平底布鞋,乌黑的眼睛炯炯有神,面带真诚而爽朗的笑容向各个方位的同学频频招手致意,让在场的师生感觉到特别的温暖和亲切。掌声平息后,他亲切地问大家:“同学们,你们吃饱吃不饱?”这一问,进一步拉近了胡耀邦同志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会场的情绪更活跃、更融洽了。他接着说:“你看人家四川粮食亩产八百多斤,浙江亩产一千多斤,而我们陕西只有三四百斤,陕西是落后了……但全国的粮食、棉花都丰收了,形势很好,照这样下去, 我们以后吃饭就不要粮票,穿衣服也就不要布票了。……”食堂里再次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胡耀邦最后鼓励同学们要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并微笑着说:“我今天主要是来看看大家,话就不多讲了,先欠个账,下次再讲。” 同学们又报以热烈的掌声,回报他的殷切期望。在大家的欢笑声和掌声中,胡耀邦同志又仔细查看了学生第三食堂,了解了饭菜质量、价格,询问学生对伙食的评价,并和炊管人员一一握手,称赞包子蒸得好,食堂办得好。 事前未做任何安排,没有前呼后拥的众多警卫陪同,也未做任何长篇大论的讲话,胡耀邦同志以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的姿态,就这样直接深入到青年学生中间…… 在胡耀邦同志主政陕西的7个月里,解决西农师生的蔬菜供应,只是他深入实际、实事求是、体察民情、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的一个生动实例。这一年,也成为建国以来陕西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张爱萍将军视察工作到西安,感慨地说:“进了潼关以后,看到关中的麦子长势喜人,看来今年要大丰收。陕西肥了,耀邦瘦了!耀邦对陕西是有功劳的啊!”周恩来总理也多次表扬胡耀邦,说他“半年就把陕西的农业生产搞上去了”。 >>胡耀邦(前排左二)来西农视察工作时听取专家教授的意见 尊重人才 胡耀邦同志出身贫寒,初中还没读完,就参加了革命,半生戎马倥偬。但在革命斗争中,他始终坚持自学,酷爱读书,一生手不释卷,而且十分尊重知识,爱惜人才。他与西北农学院老院长辛树帜先生的书信交往,也是西农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胡耀邦同志在1973年5月11日给辛老的一封回信。 1972年春,西北农学院老院长辛树帜被从“牛棚”中解放出来。虽然在动乱年月身心受到沉重打击,但辛树帜仍急切地想恢复他从事了多年的古农学研究,而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要实现这个愿望会有多么困难。 为了恢复农史研究,辛树帜将学校古农学研究室长期工作规划以及石声汉先生所著《中国古代农书概说》寄往全国有关单位,寄给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教授,也寄给刚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以全国政协常委名义在家赋闲的胡耀邦同志。在信中,辛树帜谈到了受政治形势影响,学校科学研究不能顺利开展的困惑和忧虑。很快,辛树帜收到了胡耀邦的回信。 树帜先生: 寄来的“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工作计划”和《中国古代农书概说》收到了。我还来不及拜读,但我对你和你的同事们的那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学术研究的革命干劲,感到十分高兴和钦佩。 看来,我们的许多学者和科学家被“文化大革命”一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大风暴吓倒了。这当然是很可悲的。你知道,不断清除资产阶级思潮和不断缩小资产阶级权威市场,这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战斗任务,也是一切愿意献身人民事业的学者、科学家不断革命和自我改造的根本课题,如果我们这条战线的新老战士不是同我们一条心地在这样顽强的斗争中前进,不怕失败,不怕跌跤,不怕重新改造,又怎么能把我们国家的科学事业大踏步地推向前进,加速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造福于人民呢? 记得毛主席在一九五六年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同你握手向你问好时,特别称赞你的名字取得好,叫独树一帜,独树一帜好嘛。看来你没有忘记这句话。虽然我不清楚你和你的同事高举这面旗帜的色度和亮度究竟怎么样,但你们毕竟仍然努力地举着前进。 算来你快到八十岁的高龄了。衷心地希望你在工作中注意保重身体!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到同样是身处逆境的一个老共产党人,对自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怀有怎样的信心,他又是如何用满腔的热情去鼓励一切愿意为党工作、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热诚服务的知识分子,体现了胡耀邦同志对辛老这样的党外老知识分子的尊重、期望和关心。 对于辛老的担忧,耀邦同志并没有正面答复,而是从更高的境界给以引导,并鼓励辛老在学术研究上敢于独树一帜。从中可以看出胡耀邦同志的胸怀和工作方法。 关爱学校 1983年8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考察了青海、甘肃等地后,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延安参加我国首次召开的“北方旱地农业生产会议”。当时,西农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时任西北农学院院长兼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主任的万建中教授及副主任贾永莹、钮溥教授,代表学校出席了这次会议,并聆听了胡耀邦同志的重要讲话。 胡耀邦关于旱区划分的标准以及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西农正在起步的旱农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之后,学校相继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不同类型旱区布点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成果,经过科教人员的不懈努力,学校在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 1985年8月,经国家教委批准,西北农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校长张岳教授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写信,深情追忆了当年耀邦同志视察学校的情形,汇报了学校的工作和发展设想,请求耀邦同志为学校题写新校名。胡耀邦同志收到信后,10月30日题写了“西北农业大学”六个大字。当中央办公厅将胡耀邦同志的题字送到学校后,学校师生员工群情振奋。胡耀邦同志的题字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也表达了他对学校的深情厚谊。 1986年8月,全国政协委员、学校植保学院周尧教授和李佩成副校长,在乘车经西宝中线咸阳赴西安开会的路上,遭到曾因检疫证问题与西农学生发生纠纷并对处理结果不满的哨卡人员强行扣车,限制人身自由。这就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咸阳道哨卡扣人事件”。 事后,新华社记者在《内参》上进行了报道。胡耀邦同志看到《内参》后,当即就这一事件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不管在过去的纠纷中哨卡有理无理,扣人就是无理,就是违法。扣全国政协委员、教授、副校长是违法,扣任何一个工人、农民、学生也是违法。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今天,不管是谁,不管有什么‘理由’,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任何人都一律适用。”根据耀邦同志的指示,《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并配发了《评咸阳道哨卡扣人事件》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 在胡耀邦同志的关心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这一“事件”很快得到妥善、公正的处理。该事件的处理,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依法治国”的进程,也给各级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 胡耀邦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6年了,但他尊重知识、关爱师生、泽被西农的精神风范长存在西农师生心里,鼓舞着学校师生为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不断进取。
文章来源:《山西农经》 网址: http://www.sxnjzzs.cn/qikandaodu/2020/120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