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农经》栏目设置[05/29]
- · 《山西农经》数据库收录[05/29]
- · 《山西农经》收稿方向[05/29]
- · 《山西农经》投稿方式[05/29]
- · 《山西农经》征稿要求[05/29]
- · 《山西农经》刊物宗旨[05/29]
浅析道教思想对山西道观的影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华道教大辞典》对宫观的解释为:“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的活动场所,为道宫道观的和称。”由此可知,道教宫观提供给道教徒修仙练道、祭祀神灵的场所,并进行祈福禳灾、斋
《中华道教大辞典》对宫观的解释为:“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的活动场所,为道宫道观的和称。”由此可知,道教宫观提供给道教徒修仙练道、祭祀神灵的场所,并进行祈福禳灾、斋醮等活动。山西的道观建筑既有依附于名山大川的山林道观,又有隐居于闹市的世俗道观。这些道观建筑形态不一,道教造像、装饰艺术、整体形制等受到道教文化、统治者信仰、园林建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道教“天人合一”思想对道观的影响
作为道教文化重要载体的道教宫观,其形态布局等必然离不开道教文化。道教最先起源于古代先民对自然、天地、鬼神的原始崇拜、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等。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哲学思想是道教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老子著《道德经》,以“道”为最高形式,以“德”为最高追求目标。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在《华南经》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凡事要顺其自然,不能破坏自然规律。道观的很多楹联都渗透着这些思想。如太原纯阳宫的明代宫门门楣上便书写着四个大字“道德之门”,便取自老子《道德经》的道、德二字。
早期道观的选址便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早期道教宫观多选择名山大川,道士修行选择在山洞中,因此出现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等。宋元《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注解》记载:“洞者通也,上通于天,下通于地,中有神仙,幽相往来。天下十大洞、三十六小洞,居乎太虚磅礴之中,莫不洞洞相通,惟仙圣聚则成形,散则为气,自然往来虚通,而无窒碍。是以圣人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则人一身之中,亦有洞者。头有九宫,上有寥天,共为十大洞天;柱骨二十四节,共十二重楼。共三十六洞,上通泥丸之九天,下彻尾闾之九地,中有真炁幽相往来。是以圣人于虚极静笃之中,干转璇玑,神通炁洞,上与天通,所谓三宫升降,上下往来,无穷者也。”其中认为,“洞天”既是“通天”,在洞天中修行可达到上下天地相通,天人合一的境界。而“福地”多选择名山大川,其中物产富饶,清幽寂静,远离世俗喧闹,为修行提供了与世隔绝的环境。且神仙多喜欢来往于名山大川间。所以,早期道观多选择山林之间。山西的恒山便是一处“洞天福地”,被称为道教“第五洞天”,是五岳之一。西汉时,便有道士在恒山中修行,恒山上的三茅窟便是当时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修炼之地。北魏时,著名道士寇谦之的弟子在恒山一带广建道观,传道收徒。唐玄宗时又在恒山建龙泉观。此外,山西北武当也是道教名山,又名真武山,供奉真武大帝。这里山势险峻,风景秀丽,丛林苍翠,是一处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圣地。晋城珏山在宋代便已是道教名山,是真武大帝镇守之所,山上的诸多宫殿供奉着道教的众多神祇。
二、“三教合一”思想对道观的影响
道教文化发展中“三教合一”思想也对道观建筑形制颇有影响。据南怀瑾《中国道教发展史略》可知,魏晋时期,随着佛经的大量传入与佛经翻译事业的发展,国内佛教名僧如道安、僧肇等辈,西域来华名僧如鸠摩罗什等,援引道家名辞理念,为佛学研究服务的事例已很常见,其为佛、道两教教义的调和提供了途径。佛教禅定之学,与道士修炼内丹的基本形式形似。佛家出家观念,与道家避世高蹈的隐士观念相通,佛家密咒、手印与道术的符箓法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道教三教合一的趋势影响了道观的建筑、造像及装饰艺术。如建于北魏的恒山悬空寺就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总体布局上儒释道三家皆有供奉,既有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等,又有太乙殿、关帝庙、三官殿、纯阳宫、三教殿、五佛殿等。
道教宫观建筑内的道士造像等也受到了儒家文化影响。如太原纯阳宫吕祖殿内的明代吕洞宾塑像,俨然一副明代文官形象,成为世俗王公大臣,塑像衣服前的补子上刻有仙鹤图案,为明朝一品官员服饰。又如道教中的文昌帝君,本属道教神仙体系,但却掌管世人功名利禄,与儒家所倡导的考取功名、仕途显达、建功立业等密切相关。
此外,道教宫观建筑装饰壁画中也体现着三教合一思想。永乐宫重阳殿壁画讲述王重阳度化马钰、孙不二的故事中,以佛教轮回的思想进行了教化,向他们显示了地狱之苦,体现了因果轮回,善恶有报的佛教思想。在《朝元图》壁画的细节描写方面,也融入了佛教元素。如画面中为突出重要神祇,特意在头部绘有背光,莲花、七宝炉等佛教元素也出现在壁画中。这些佛教元素的出现展示了佛道的相互作用。
文章来源:《山西农经》 网址: http://www.sxnjzzs.cn/qikandaodu/2021/0213/518.html
上一篇:明代山西关羽信仰的特点及其影响
下一篇:山西晋城苗培成家族的廉政家风及其当代价值